《检规》在第八条明确指出:被检查备状况、检验现场和场地条件符合相关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中第3.3项主梁上拱度和上翘度的测量,检测方法中规定检测条件为:“空载,断电,桥式起重机应将小车开至轨道端部,门式起重机将小车开至支腿上方。”具体方法有钢丝法和水准仪法。对于室外起重机,这里忽略了一个关键的检测条件,检测时,量具的温度与被检件的温度应基本一至,桥架、门架的有关项目的检测应在无日照温度影响,或经过检测与被检双方协商确认各部位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测量,《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在附录二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翘度的测量方法中规定:(一)测量条件:室内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强辐射和热源影响;室外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强辐射和热源影响;室外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风、无日照影响。当测量时,有日照影响,其实测上拱度应为测得的上拱度值减去附表2.1的修正值。(二)上拱度应在跨中S/10区域内测量;悬臂上翘度应在悬臂全长处及最大有效悬臂处分别测量。(三)计算上拱度值或上翘度值的基准点。当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时,应为两侧大车车轮中心向跨内约500~600mm处确定的基准点;当采用通用桥式起重机及通用门式起重机时,应为主梁上翼缘板的测量线与大车轮中心铅垂线的交点。由于检测大都在白天进行,对户外工作的起重机,实际测量中不可避免有日光照射,个别检测人员在检测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对所测量的上拱度数据不进行温度修正,往往造成该项目误判。对于门式起重机,笔者认为水准仪法测量上拱度、上翘度误差较大。因为检验时,理论上将水准仪放在适当位置上,将座尺分别置于两座板处上盖板及跨中上盖板处,偏离主腹板,以避开轨道压板为宜。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小车停在支腿处,座尺在支腿处主梁上盖板处已无适当的位置放置,由于小车的存在,座尺必然偏离支腿处主梁上盖板位置,也就造成测量工况偏离,导致数据偏离。所以笔者建议用钢丝绳法测量。《内容和方法》中第6.2项线路绝缘的测量。要求电气线路对地的绝缘电阻,一般环境中不低于0.8MΩ。这里又牵涉到环境问题,室内相对温度未超过60%为干燥环境,室内仅有短时间、少量水蒸汽或冷凝水,空气相对湿度超过60%,但未超过75%者,为潮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者,为潮环境;空气相对温度超过75%,为温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者,室内的天花板、墙壁、地板、及物体完全处于湿汽的笼罩之下,为非常潮湿环境。(室内相对湿度超过60%为潮湿环境)。由于部分检测人员不带温湿度检测仪,常常看天判定,缺乏科学依据,往往造成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