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程机械为主业的现代化国际性上市企业,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并列工程机械业“湘军三巨头”,其产品涵盖大型桩工机械、小型工程机械、中大型挖掘机械、工业车辆等十多个领域、一百六十多个型号,产值和规模每年均以近乎翻倍的速度增长,不仅牢牢占据国内一线品牌位置,更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由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欧特克有限公司(“欧特克”或“Autodesk”)参与并赞助的“山河智能Inventor 3D设计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山河智能产业园隆重举办,借此机会山河智能副总经理张云龙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这位曾经的大学教授、留德博士以其特有的学者风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娓娓讲述山河智能这家工程机械新星的创新基因,以及数字化设计在山河智能的应用情况。 从大学教授到民企高管 采访话题从张云龙的个人经历谈起。 张云龙,1965 年生,博士学历,教授。历任吉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产品技术开发处主管、处长、研发项目负责人。1997 年1 月到1998年1月在德国国家夫朗和费强度研究所(LBF)作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曾参加德国林德总部和英国重型叉车子公司技术培训。现任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本院院长。 看到这这份不足200字的简历,记者略感几分惊讶。遥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下海”似乎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然而,当年的张云龙却有点非主流地选择留在大学教书,并接连打破惯例在年仅32岁时就坐到了正教授的位置,后来更担任了吉林工业大学院领导职务。按理说,已经三十而立并在学术界颇有名气的张云龙,完全可以在相对安静的大学校园一边做研究一边教书育人。而在这个时候,一段赴德访问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促使他决定离开学校进入企业,这个决定也在冥冥中埋下了他日后加入山河智能这家民族企业的机缘。